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 锦衣状元 > 第六百三十五章 代君王日常

第六百三十五章 代君王日常(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末世厨娘很忙 高手纵横 灵魂当铺 末世大恶人 横行霸道 星际之鬼眼萌妻 绝世高手调教大宋 末世妖王 不可说 不朽神王

@@朱浩留翰林院为修撰之事暂告一段落。

没人再提把朱浩调出去杨廷和父子暂时也不会再对他委以重用这对朱浩来说反而显得很轻松不用再理会那么多腌臜事。

这几天唐寅也不在京城开矿什么的全都在顺利进展朱浩也不用每天都批阅奏疏但每过两三天还是会有一些相对重要的奏疏送到他这里非要由他来批复尤其是朱四自己搞不定的事。

「……朱先生这几天陛下勤勉每日都批阅奏本到深夜多数都能应付自如但还是有一些……需要您相助。」

张佐这天出宫来显得有些为难。

嘴上把朱四形容成明君圣主一般但朱浩知道朱四平时所谓的忙碌到深夜不可能全都在看奏疏题本有些时候也会玩耍。

不过像朱四这样刚登基就体现出如此用心治国的皇帝也算难得了。

毕竟大明王朝历代皇帝中除了太祖、成祖以及崇祯外多以懒惰著称再加上大明不设丞相很多事务需要皇帝亲自决定成华、弘治和正德等朝内阁成员更多是起到秘书和顾问的作用只有眼下的内阁首辅杨廷和做到了事实上宰相的职位对新皇形成极大的钳制。

「一共十二份。」

张佐将厚厚一叠卷宗送到朱浩面前。

分题本和奏本列在两边。

有些在外人看起来很简单的事但涉及朝中政治权利斗争尤其是吏部所奏人员迁选调度等在朱四看来都应当跟杨廷和好好博弈一番虽然只有区区十二份但正常批阅起来可能也需一两个时辰。

张佐恭敬地把东西放下起身到了隔壁不打搅朱浩翻阅。

……

……

第一份便涉及朝廷礼仪之争。

大臣联名上奏一是确定张太后「昭圣慈寿皇太后」的封号请求在武宗妻子夏皇后名号上「庄肃」尊号。

「昭圣慈寿皇太后」是张太后的封号大礼议之争一直都是嘉靖初年君臣博弈的主战场对朱四来说要加封张太后等于是打他的脸尤其是自从蒋太后入宫后便一直跟张太后不和。

说白了就是张太后看不起「兴国太后」。

你只是一个小宗的王妃怎么能跟正统的皇太后相提并论?

就因为你儿子被我过继过来?你要是不乐意大不了我过继别人家的……反正谁当我儿子谁就能当皇帝。

就是这么得意!

在这种高高在上的态度下张太后在皇宫内于一切礼仪、待遇上压制蒋太后逼得蒋太后没什么脾气。

没事蒋太后还得经常去给张太后这个「皇嫂」请安。

对宫廷礼数来讲这不算什么你蒋太后入宫得到了正宫太后的待遇体会到皇帝的孝心这一切都是我赐予的!

你要是不乐意大可回你的兴国地界何必留在皇宫找气受?

现在大臣也在帮张太后明礼而在张太后封号问题上年初就已有定论现在不过是正式遣人祭祀以告天地。

此奏疏其实朱四可以自己来批但他实在气不过便丢给朱浩让朱浩以自己的笔迹批复等于是眼不见心为静。

朱浩的批复很简单:「……遣定国公徐光祚、武定侯郭勋、惠安伯张伟、祭告天地、宗庙、社稷。」

既定之事没什么好争那就祭告呗!

无非是派谁去的问题。

在京勋贵很多谁去都差不多给个事情做。

……

……

接下来第二份、第三份奏疏跟第一份大同小异。

上面是给张太后和夏皇后上尊号下面轮到给邵太妃也就是「寿安皇太后」上封号人没死还没有谥号的问题。

在就是蒋太后的封号问题。

邵太妃和蒋太后一个正式的封号是「寿安皇太后」一个是「兴国太后」蒋太后甚至连

「皇」字都不能加。

至于遣官祭告也都不能越雷池一步让几个勋贵一并祭祀就行。

……

……

前三份都是跟大礼议相关的事情涉及到皇宫里四个尊贵的女人。

因为大礼议在清宁宫火灾后其实就已经有了论调没出什么意外。

本来朱四知道有人在宫廷放火想要追究到底但无论是朱浩还是蒋太后都劝说朱四不要追究到底这把火等于是对朱四的一个警告并非天意而是别人对他母子的一种恐吓现在之事烧清宁宫偏殿下一步可能就是烧正殿。

不能把政敌逼得太紧而且现在杨廷和当朝张太后声望也在好不容易因开矿之事皇帝和张太后关系有所缓和那就得过且过等以后你皇位坐得更加稳固后再来论礼也不迟。

如此情况下后续的封号、尊号等问题基本都是顺理成章朱四不是不能批是不想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末日最终帝国 一品知县 魅帅御都 鬼妻来了 剑道独宰 虫皇主宰 重生成刀 百炼成魔 明末小兵 最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