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 锦衣状元 > 第七百三十七章 他奶奶不是你奶奶?

第七百三十七章 他奶奶不是你奶奶?(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末世厨娘很忙 高手纵横 灵魂当铺 末世大恶人 横行霸道 星际之鬼眼萌妻 绝世高手调教大宋 末世妖王 不可说 不朽神王

唐寅升户部右侍郎之议暂时搁置但不代表皇帝愿意就此罢休。

文官中不管是否心向杨廷和的对此都义愤填膺。

凭什么一个王府出身的教习曾经不得志的落魄举人到了晚年就能凭「寥寥军功」而跻身六部侍郎?

朝廷不是讲规矩的地方吗?

他要是进士出身我们也就认了但区区举人我们可忍不了!

杨廷和回到内阁值房蒋冕很意外问道:「为何介夫先前没有严词反对陛下?此等先例不可开啊。」

一旁的刘春道:「如今唐寅已总制宣府、大同等处军务照理说晋升侍郎也在情理中事。」

费宏就差过去拉住性格秉直的刘春让他别开口乱说话。

就算我们都知道你是新皇执意拔擢到内阁的但内阁始终是论资排辈的地方你岂能如此公然顶撞首辅杨廷和?

刘春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就事论事再说了杨廷和有表示过他支持哪边吗?唐寅晋升为宣大总督的事不也是杨廷和同意的?凭什么他人就觉得杨廷和不支持唐寅晋升户部右侍郎呢?

杨廷和没有理会刘春的质疑道:「当寻太后以告诫陛下用人之事不得随心所欲。」

意思是。

这次的事我杨某人知道挡不住就干脆不出面了但我也不是说就支持让唐寅当户部右侍郎。

能容许唐寅当宣大总督那到底是外官让其当户部右侍郎却万万不可!我杨某人也是讲立场的。

唐寅想当部堂官?

必须要先过我杨某人这一关!

蒋冕同意了杨廷和的说法:「看来只能如此了。」

以朝臣去劝皇帝大概劝不动先前唐寅寸功未立的时候皇帝在任用唐寅方面就无所顾忌现在唐寅有了功劳再要劝皇帝只能靠太后出马。

刘春在旁边听了一耳朵简直听君一席话便足以颠覆人生观。

大臣不以自己的能力去劝谏皇帝居然想着让太后出马?那跟要挟皇帝有何区别?以往内阁遇到事都是这么处理的?

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啊!

杨廷和找了关系通过相熟的太监去皇宫把此等意思传达给张太后。

但其实张太后对此……漠不关心。

因为最近张家两兄弟对唐寅的褒奖很多。

这天张鹤龄便请旨到皇宫来拜见姐姐其实是来找姐姐抱怨见到姐姐后话还没说两句就提到如今仍滞留西北的弟弟张延龄。

「……姐姐可真偏心老二他屁都不是就把他给安排到西北去了这下倒好跟着姓唐的随随便便就混了军功为何不让我去?都说老太太偏心小儿子是不是姐姐也会偏心小弟?」

张鹤龄差点一把鼻涕一把泪。

都是张家血脉凭啥弟弟就能跟唐寅去西北混军功?而我就只能留在京城喝西北风?

张太后叹息道:「我也没想到延龄到西北后能有这般建树。话说当时让你去你肯去吗?」

「为啥不去?」

张鹤龄—副姐姐你瞧不起我的神色。

张太后道:「那下次安排你。」

张鹤龄一听就来气嚷嚷着道:「下次还有这么好的机会?天上下金子啊怎么就狗屎运一般砸到老二头上去了?是不是老二他就克我?老天啊这不公平!」

除了跟姐姐抱怨甚至还要跟老天抱怨一番。

张太后听得不厌其烦。

「鹤龄我让小弟去本就是考虑

到你是家中长子可以顺利地晋公爵而你弟他无你这般荫恩只能靠自己所以让他去试试本想让他在内三关走一圈便可谁曾想滞留内三关居然跟***发生战事可说都是机缘巧合即便你去了也未必能撞得上!「

张太后耐心跟弟弟解释了一下。

张鹤龄道:「那我不管姐姐要赔我!」

张太后恼火道:「你还蹬鼻子上脸了!现在就算延龄有了军功朝臣也指不定如何算计一番你当这就是什么好事?文臣那边已进了密奏说是让我劝陛下不得器重唐寅这不明摆着君臣间有嫌隙?「

张鹤龄笑道:「那挺好不如就把唐寅贬为庶民让他到我寿宁侯府来当西席我管他吃喝便是。」

「胡闹!看看你都在想些什么?他如今总制宣大军务给你当西席?「「张太后觉得弟弟简直是疯了。

张鹤龄道:「我算看出来了老二有今天全靠唐寅不过据说玉田伯蒋轮跟唐寅关系不错要不这样姐姐你趁机把我调去宣府正好我在京城闷出个鸟来我跟老二换换或者我们一起去从军也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末日最终帝国 一品知县 魅帅御都 鬼妻来了 剑道独宰 虫皇主宰 重生成刀 百炼成魔 明末小兵 最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