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言情 > [综]母仪天下 > 第97章 陈阿娇

第97章 陈阿娇(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重装突击 变身女学霸 乔真香的偏执男神 银魂之新八的隐形眼镜 科技:为了上大学,上交可控核聚变 绝代疯少 妖神之血 萌宝来袭之亿万BOSS宠妻无度 桃运鉴宝 网游之枭傲天下

最快更新[综]母仪天下最新章节!

刘彻当初将羽林卫看得死死的,不过呢,等到人快死了,总不能让羽林卫也跟着他一块下去,因此老老实实将羽林卫乃至虎贲军,期门军中他一手培养出来的那些人都带到了舒云面前,因此,舒云对这些人还是比较了解的。

这些人呢,就算是不想忠于舒云,也没这个底气,因为他们原本出身就不高,公孙敖算是里头不错的了,但是了,他终究不是公孙家的嫡脉,跟公孙贺比不了,家里头的资源根本没多少能落到他头上,当年能掏钱让他在刘彻的太子宫做个骑郎,已经算是对得起他了。

总而言之,刘彻一死,最惶惑的就是他们这些人,他们原本算是刘彻的亲信,其他人早就羡慕嫉妒他们的待遇了,刘彻这一走,他们一个个就没了主心骨,要是摊上了对他们不待见的掌权者,说不定他们的编制都有可能撤销,直接编入南军北军里头去。

舒云当然不会这么做,南军北军是宿卫宫中的,等闲根本不会离开关中,算是老刘家的心腹力量。真正会出去打仗的是几个野战军,比如说飞狐军,句注军,细柳营之类的,当然,细柳营因为算是周勃当年一手带出来的,这才会出现孝文皇帝巡幸细柳营,最后还被拦在营门外头的事情。这自然是一件非常遭忌讳的事情,因此等到周亚夫死后,细柳营就被撤销了番号,里头的军官都不得不退伍,而下面的士卒却是被打乱了编制,被其他那些军营瓜分了。

刘彻对南军北军不是那么信得过,难道舒云就信得过了?她之前根本没有跟南军北军之中的关键人物有过什么往来,总不能将自己的安全寄托在这些人的良心和忠心上头。霍光当初也是武帝的托孤重臣呢,最后又干出什么事情来了?昭帝是他架空的,昌邑王是被他废掉的,宣帝一度也在被废的边缘。皇权这种东西呢,看起来很好看,实际上呢,若是没有足够的手腕和实力,那么就是空中楼阁。

舒云在军方缺少足够的臂助,所以,她作为刘彻的遗孀,能够依赖的,自然就是刘彻留下来的这些人。

因此,舒云不光不会撤销刘彻留下来的这几支军队的编制,甚至还会不断加强他们。

所以,有了高桥马鞍、双边马镫和马蹄铁,舒云第一个装备的就是这几支军队。

然后呢,舒云就在上林苑中来了一次演习,演习的自然是新的作战方法。

技术的进步势必会带来战术的改变,春秋时代,大家还都在使用战车作战呢,等到了战国的时候,战车就跟不上形势了,像是到了秦国一统六国的时候,战车什么的,纯粹只能当做摆设了!

秦朝那时候,除了驻守长城的军团之外,大多数还是步兵为主,至于长城军团,抛下了河套,河西走廊之后,中原就失去了最好的马场,以至于等到刘邦当皇帝的时候,想要凑足四匹毛色一样的马拉车都不行,可见中原缺马缺到了何种地步。

自从白登之围之后,汉室就开始重视养马,但是没有合适的马种,没有合适的牧场,养出来的马自然不会太好。一直到后来,像是韩颓当这样在匈奴那里也是贵族的人率部投降汉朝,才算是带来了匈奴那里的优良马种。

像是这些年的时候,朝廷通过走私,还有边境的欈市,也弄到了一些马匹,还鼓励民间养马,哪怕明白民间养出来的马做不了战马,但是就算是回头用来拉车,也是好的。

之前的时候,汉军一直是使用的沿袭自秦代的步战战法,就算是骑兵,马对他们来说也仅仅就是个交通工具而已,到了地方,还是继续下马步战。

当然,这也是因为在中原这边,大多数时候压根没有骑射发展的余地,中原正常是以城池作为战略基地,就算是当年,老秦人打下了河套,也是在那里筑城,然后以城池作为后勤补给中心,对外扩张,很容易就能连成一个网络,限制骑兵的发挥。

赵武灵王搞胡服骑射的时候,针对的其实也多半是当时北方的胡人,在中原地区,这一点是真的不方便。即便如此,赵武灵王也没能真正维持多长时间的骑兵,因为损耗太大,对于兵员的素质要求也很高。匈奴那边,小孩子三四岁就能骑羊,几乎就是长在马背上的种族,所以,即便没有马鞍,马镫之类的东西,他们也能够将自己固定在马背上,即便如此,能够熟练掌握骑射技能的,在匈奴那边,也算得上是勇士了。

而在中原,一方面是身材的原因,这个时代的中原人种,其实要比匈奴人身材高大得多,这也导致了,他们骑在马背上,如果不借助其他工具的话,难免就会重心不稳,别说是脱手骑射了,就算是想要骑得比较稳当,都需要耗费更多的力气。另一方面呢,就是缺乏训练了,北地那边还好,许多中等乃至地主人家家中就会养马,从小训练子弟骑马射箭的能力,而往南之后,骑马就不是什么通用技能了。

而如今多了三**宝,一个骑兵稍微训练一下,就可以掌握在马背上开弓射箭的能力,不用担心自己失去平衡,从马上掉下来,并且也能够更容易与身下的马保持默契。

马蹄铁呢,也能更好地保护马脆弱的马蹄,减少战马的折损,这对原本就战马奇缺的汉室是非常必要的。

汉军中的那些将领,哪怕不少已经多年不曾经历过战事了,但是眼光还是有的,羽林卫这边不过一个展示,他们就看出了将来的风向,在国内暂且还不知道,但是,对匈奴,骑兵就是最锋利的武器。

以前的时候,汉室之所以拿匈奴人没办法,那是因为匈奴人来去如风,带着的军粮都是牛羊,都是能跑的,而汉室这边呢,两条腿跑得再快,也跑不过四条腿的,在相对封闭的圈子里头决战,自然步兵不会输给骑兵,可是在北地草原这样一个非常开阔的地方,骑兵进退自如,就算是一时失败,也能很快卷土重来。

后世北宋之所以在对外战争中一直胜利,却依旧对辽国,西夏毫无办法,正是因为如此,北宋这边实打实地是在用人命填,而就算是打了胜仗,对方丢下几个尸体,很快就跑了,回头再报复一番,依旧能够在边境抢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等到了后来,北宋君臣对于打仗已经是快要害怕了,大量的军费支出,偏偏看不到什么成果,最终,即便是曾经的那些锐意进取的改革派,在看到了悲观的事实之后,也宁愿靠着岁币维持所谓的和平了!打仗打不起啊,还是岁币比较省钱!

在汉室,之前的确也是如此,汉室比较好的地方在于,他们能够以长城作为据点,匈奴人压根无法冲破这一道防线,进入中原,若是汉室也失去了燕云地带,那就真的是难以回天了!

而如今,如果能够武装起足够的起兵出来,以汉军的素质,就算是不能打到匈奴人的大本营,也能够如同匈奴人一样,袭扰他们的部族,深入草原,破坏他们的草场,只要毁掉了匈奴人的根基,那么,他们自然也只能老老实实到别处去了。

当然,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想施展这种绝户计,谁知道匈奴人的草场被毁掉之后会发生什么情况,万一那些匈奴人回头发疯呢!至于舒云就更不可能了,原本地球气候就在发生变化,要是草原再出现大范围的荒漠化,那到时候还不知道会不会引起什么连锁反应呢,别的不说,只怕沙尘暴就要过来了。

像是这个时代,在西域那边因为富庶而闻名的楼兰国,之后就应该是被沙尘暴给毁掉了。现在的西域,风沙还不是非常大,但是呢,一方面是因为欧洲和西亚那边中前些年的时候也正处在内乱之中,另一方面呢,等到后来汉朝将匈奴人逼得无路可逃,有不少人就直接往西边去了。总之,西域这边后来人口越来越多,对于资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多,这才导致了这里后来出现了大片的沙漠,许多有着还算灿烂文明的小国就这样消失在了黄沙之中。

舒云展示了一下骑兵这三**宝的作用之后,然后便说道:“先帝在世的时候,一直念念不忘的就是匈奴人加在我汉人身上的耻辱,所谓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之前,唯有匈奴人可以袭扰我边境,不知多少军民因此丧生受辱,如今,我汉家多年积蓄,已经有数十万战马,足以组织起一支强大的骑兵,以报当年白登之辱,致书之耻了!”

舒云如果这话是放到朝堂上头说,那么,肯定还有人会在那里反对,毕竟,打仗对于国家的经济压力实在是太大了。但是呢,如今在场的,绝大多数都是军方出身,对于军人来说,战争只会让他们热血沸腾,因此,一个个都是轰然应诺,恨不得拍着胸脯表示,自己就是那个最适合带兵出征匈奴的人呢!

准备工作已经做好了,如今汉室这边需要的就是时机。

而匈奴那边,伊稚斜被留在了幕南,他虽说对于汉朝的财富也非常眼热,但是呢,他并不想因此损失自己的权力,他如今最想要做的,其实是从军臣那里夺取单于的位置。

因此,伊稚斜压根不想带着自己的兵马跟汉人硬碰硬,相反,他却是联络了一些以前就跟匈奴人关系比较密切的商人,继续搞起了走私,还做得红红火火。

但是呢,伊稚斜不想打,其他人却想打!军臣带着人准备西征,那可是一个肥差,只要能够攻破一个小国,那么,所能够得到的收入,简直可以让一个小部族一夜暴富。就算是因此有部族的勇士为此牺牲,这也是可以接受的事情。草原上那些部族名义上都属于匈奴,实际上呢,就像是后来那些游牧民族一样,其实原本都是属于不同的种族,匈奴势大,他们就是匈奴,突厥势大,他们就都是突厥,而等到蒙古势大的时候,他们就都是蒙古人了!

所以,在草原上,草场和牛羊牲畜才是最重要的东西,只要有这些,很快就有大量没有多少财富的牧民,甚至是一些草原上游荡着的马贼过来投奔,很容易就能聚集起一个新的势力出来。

这些被留在幕南的部族,自然没法跟着西征占便宜,幕南这边水草固然丰美,其实如果靠着走私做生意的话,日子也不会过得太差。但是,人都是不知道满足的生物,他们要壮大自己的部落,希望部落里头的女人生下更多的孩子,养活更多的牲畜,让自己在各个部族之中,有着更多的发言权,因此,最简单的办法,自然就是掠夺其他人的财富。

这些部族既然有了这样的想法,自然会付诸实施,他们想得很好,之前的时候,他们都是趁着秋冬的时候去劫掠,如今呢,干脆一点,等到春天的时候再动手,虽说能够抢到的东西会少一些,但是原本那些普通百姓就没有多少的财富,反而是那些住在城里头的那些大户还有商人,会有足够的储备,据说有的人家,家里的粮食都发霉了,还每年都有许多新粮入库。

这让这些匈奴贵族很是羡慕,有的时候,他们甚至有些怨恨,为什么天神没有让他们生在富庶的中原,而是生在草原呢?虽说匈奴人说自己的单于是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实际上呢,真要是匈奴人是天神最满意的儿女,为什么却让汉朝人占据了最好的地方,匈奴人却要逐水草而居,遇到灾年,甚至不得不将当年生下来的孩子抛弃杀死,才能够保证部族青壮的成活呢?

底层的牧民为了生活就已经要竭尽全力,所以,他们一般都比较愚昧,什么都不想,而作为部族的首领,有资格进入龙城,进入王廷议事的贵族,一个个可都不是什么傻瓜。

甚至,他们这些幕南的贵族,跟汉人打交道的次数更多,也有一些还跟着被俘获,或者说是逃亡到匈奴来的一些汉人学过一些汉话和汉人那边的知识,这也让他们对于南方更加向往起来。

幕南这边在短时间内沉寂了下来,大家都在修生养息,但是呢,这样的安静却只是火山喷发前的沉默而已。

第二年的春天,积雪刚刚化去,农民们也开始准备耕种,一般这个时候,普通百姓人家处在青黄不接的状态,甚至许多人连种子都得向那些地主富户借贷,在这种时候,匈奴人是不会花费这个力气来劫掠的。偏偏匈奴人直接攻向了上党,上党这边一时间有些措手不及,竟是被这些匈奴人抢走了不少人口还有财富。

匈奴人施施然带着他们抢走的人口财富退走了,压根没跟追出来的汉军打照面,汉军直接扑了个空。军报很快就通过加急路线传到了长安。

舒云当机立断,直接就宣布,命大军出塞,对匈奴人进行报复。

但是,选择哪些将领,这还是个问题。

舒云看着下面报上来的名单,顿时有些犹豫不定起来。名单上赫然有卫青的名字,他毕竟是当年刘彻任命的太中大夫,在羽林卫中,也算是地位尊崇了。他要论起骑射工夫,在羽林卫里面未必有多出挑,但是战略眼光却极为出众,因此,在羽林卫中还是颇有声望的。

老实说,卫青其实对于舒云这个太后重用自己并不抱什么希望,毕竟,他能有今天,在绝大多数人眼里,都是占了自己姐姐卫子夫的光。要不然,他当年不过是个骑奴出身,怎么能有今日呢?

其他人可能会欣赏卫青的战略才华,但是卫子夫在舒云那里,大概印象并不好,谁会喜欢一个勾搭了自己丈夫的女人呢?

刘彻过世之后,宫里的妃嫔就差不多全遣散了,卫子夫因为给刘彻生了两个公主的缘故,依旧留在宫中做了太妃。在汉家,公主并不算值钱,哪怕先帝只有这两个公主也不例外,毕竟,她们又不是太后生的。

而卫子夫呢,女儿就算将来封了公主,有了食邑,她也不可能跟着公主出宫在公主府里头做什么太夫人,这辈子也就只能留在这后宫里头了。

舒云跟卫子夫并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卫子夫出身不高,见识有限,能够邀宠,一方面是因为美貌,另一方面,就是温顺,善解人意。可是,这对于男人好使,对舒云就不好使了!舒云宁可卫子夫是个女强人呢!偏偏她大概是在勾心斗角还有审时度势上比较有天分,至于其他的,那就没有了。

刘彻过世之后,卫子夫在宫里头就沉寂了下来,等闲几乎不出现在舒云面前,只是安心教养自己的两个女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无限之黑暗武装 墨九 地府客栈 追夫系统 神念无敌 为圣 无敌战仙 论科学修仙的重要性 武侠之楚王 穿书之我有特殊的御剑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