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临高启明 > 第三十七节 下乡笔记抄续

第三十七节 下乡笔记抄续(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三国之无上至尊 库洛牌的魔法使 五代梦 三国之无赖兵王 农门小娇妻 覆汉 绝世剑神 极品驭灵师 修仙就是这样子的 至尊龙帝陆鸣

“现在大伙生活安定有吃有穿妇女们生娃的很多连快没了月信的妇女都有怀孕的镇上几次来村里宣传‘到院生产’、“接生必须持有助产士执照”可是俺们这里镇上有执照的产婆才三个人根本应付不过来。再说去县里一趟也不容易。大多数妇女生孩子还是在家请抱腰老娘妇女生孩子危险大这几年本村因为生产过世的妇女就有几个有的还是一尸两命。”说到这里这位妇女干部的眼圈都红了。我深感在卫生保健这一领域我们要做得工作还很多。

交谈中我感到这位妇女干部工作态度非常认真有一股子把事情钻下去做到底的劲头。

随后应我的要求会计拿出了村里的土地和户籍档案。不但有详细的土地登记还有略图。全村的耕地块非常整齐是典型的我们测量员的作品。会计说:“这些耕地都是‘首长的徒弟’丈量的。每亩面积完全一样。不再有大亩小亩的区别。”

因为亩的面积完全一样在分地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好地坏地的问题当时总得原则是“以产定数”大致就是分到好地的就少分分到坏地多分。考虑这样可以大致拉平各家各户的总收入。

但是会计说这样实践下来问题很大。分到坏地的农户要投入更多的劳力去生产反而加剧了他们的负担。

“没有大牲口种20亩好地都吃力何况有的人家分得地差要种三四十亩!”会计说“很多人为了图省事就种不大需要伺候的红薯、杂粮。为了这分地的好坏村里不少人有意见。要按照我们老家的习惯好地坏地水田旱地一亩的大小都是不一样的反而要公平些。”

关于这个情况我已经不止一次听到村干部和村民反应看来我们工作中“拍脑袋决策”还是太多了对实际面对情况的复杂性估计不足。

除了分地面积上的问题农民的个人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出来许多移民不熟悉稻作生产而天地会不组织生产他们熟悉的小麦、谷子、高粱也不提供相应的种子和技术指导许多农户就采取粗放式的种植产量很低。

会计说移民一开始有怪话:种了一辈子地现在还要几个南蛮子来当夫子教自己种地。现在怪话少了但村民还是很想种小麦。

这些鲜活的情况提醒我移民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农村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不能一刀切。尤其是每亩地的实际面积并不一样这一点更使我体会到农村的数字概念有较大弹性甚至可以由村里人约定俗成。这一点不符合标准化但在农村的确有一定合理性。如何能兼顾到合理性又能坚持标准化看来是一个考验我们执政能力的课题。

户籍档案因半年没人查看许多页粘到了一起。我翻来翻去看不出农村人口的流动除去生育和死亡人口建村以来都没有变化。但具体一打听有十几个农民已招工去了临高和琼山不在本村居住了。因为没有迁徙户口户籍档案未能及时准确的反映。

接下来我走访了村里的几户人家第一户是村会计他家里有5口人3个女孩大女儿二女儿是妻子改嫁带过来的只有小女儿是在当地出生的。这样的重新组合家庭在各个移民村落里是很多见的。

他家分了30亩地有水田有旱地番薯年亩产500多斤水稻年亩产300来斤加上当会计的补贴在村里算是好的。因而家里有较多的日用工业品吃粮中的细粮比例也高一些。

从会计家出来我又顺路随机走访3户农民。其中一户中年两口子带两个儿子大儿子20岁了年前在甲子煤矿打工肩部受伤后病退回家如今在家务农因为干不了重活收入受到很大影响没钱也娶不上媳妇。小儿子最初在家去年招工去了三亚但也积不到什么钱春节前回村是空手进家门。老两口现在的最大希望是是两个儿子能找到媳妇--却因为彩礼问题希望渺茫。

这个家庭的境况是农村的一个小小缩影。以前我也调查过一些农户多数出去打工的未婚年轻人经济上对父母几乎没有什么资助自己能成家立业就算不错。不言而喻农民收入翻番的“账”还要重新算算切不可盲目乐观要采取多渠道综合增收的措施。(未完待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一念成婚,归田将军腹黑妻 医娘傲娇,无良病王斩桃花 绝世俏仵作 庄亲王福晋 将心独宠,下堂妻的春天 虎将去抗日 凡人歌 超级兵工帝国 晚明之我主沉浮 父皇的嚣张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