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明镇海王 > 第631章,各产业年底总结(下)

第631章,各产业年底总结(下)(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星战风暴 神级护卫 影帝之路 未来接收器 最强武神 我的绝色总裁未婚妻(又名:神级龙卫) 极品夫妻 天外寄生 金牌小书童 极品小神医

另外南方这边开始发展起来对水泥的需求也是非常的旺盛很多北方的水泥厂都南方来设厂不断开分厂

所以整个大明的水泥行业日子都还是相当好过的。

天津水泥厂作为水泥行业的老祖宗和龙头大哥它同样发展极为迅速不仅仅是京津地区水泥行业的老大产量第一销量第一。

同样也是迅速的在南方的南京、淞沪、广州、琉球、泉州、武汉、南昌等地开设新厂不断提高自己的产量抢占市场份额始终牢牢的保持住水泥行业龙头的位置。

不过水泥这种东西在这时代因为没有大型机械的缘故所以需要大量的人手再加上刘晋从一开始对水泥的定位就是为了大明的建设所以它的价格很便宜。

天津水泥厂的利润和其它的产业相比就显得低多了弘治十三年的总利润仅仅只有几百万两银子。

在来说说长芦盐场。

伴随着长芦盐场的崛起今年是彻底打垮了徽商霸占了整个大明的盐业市场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几乎所有地方都在使用长芦盐场的盐。

甚至于为了抢占市场长芦盐场不仅仅在北方渤海湾建盐场它还到南方琉球这里建盐场、到广西建盐场。

琉球的盐场专供江南各省广西的盐场专供西南各省将徽商当中的盐商彻彻底底的赶出了盐业市场。

依靠晒盐法产出来的盐不仅仅产量高质量也是非常高价格还便宜供应整个大明都还有大量的剩余。

以至于刘晋这边也是不得不寻找更多的出路用来腌制咸鱼嗯海洋捕捞大增鱼都吃不完咸鱼也是越来越多另外就是将盐出口到倭国、琉球、南洋各地。

盐这个东西刘晋并不打算赚钱所以盐的价格比以前低了很多仅仅只是十几文一斤但这其中的利润依然非常的可观。

长芦盐场在弘治十三年依然为背后的各大东家贡献了超过一千万两白银的利润。

没有办法产量太大了价格低了之后市场消费也是被刺激起来还是垄断性的买卖。

朝廷开办的诸多盐场都没有生意了刘晋这边进言给弘治皇帝之后也是直接将这些盐场给关闭将灶户们的户籍全部改为农籍这让无数的灶户忍不住欢呼雀跃。

终于不用再世世代代的煮盐了也终于不用再忍受那些盐场官吏的压榨了。

他们就和军制改制之后的军户一样欢呼雀跃不断的高呼万岁犹如获得了新生一般。

这也是大明现在日渐强盛的一个重要原因军户、灶户关系到了几百万的命运在弘治十三年也是都逐渐的获得了解放。

很多灶户因为时代煮盐本身没有什么技能而且也没有田产之类的。

不能煮盐之后也是纷纷的涌进工厂做工去海上捕鱼还有大量的人响应琉球、南洋这边的号召纷纷选择移民去琉球和南洋。

这也大大的促进了大明资本主义的萌芽以及海外殖民产业的发展。

前面这些产业都是赚钱的刘晋麾下唯一亏本的产业就是机械厂了。

机械厂这里刘晋养了很多的工匠同时也是开设了很多的学校进行系统性、专业性的培训。

短时间内来说这些都是亏本的买卖都是需要不断的投银子进去的。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还可领现金!

养工匠可没有那么容易现在的工匠月响都很高各个方面的待遇都不能差另外学校的建设和培养也不是一朝半夕就可以完成的。

另外机械厂也是肩负了很多的研发任务像刘晋这边交代的蒸汽机以及电磁的研究这些都是想要不断的投入资金砸银子进去的。

所以机械厂现在是亏钱的而且不是小亏钱算下来一年差不多要亏掉刘晋上百万两银子它现在唯一的收入就是出售纺织机和织布机以及四轮马车的轴承。

不过这几样东西都发展的极为迅猛利润也还是相当可观预计着到了明年机械厂也就基本上能够维持盈亏了。

当然了赚不赚钱对于刘晋来说无所谓主要还是想要靠这个机械厂将后世一些重要的科技东西给弄出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误嫁妖孽世子 嫡女 死神降临 重生之娇宠小娘子 天生科技狂 神武都市 大明骑龙 穿越扶摇九天 沈家有女 此情荒唐不可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