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明镇海王 > 第2012章,悲催的王守仁

第2012章,悲催的王守仁(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星战风暴 神级护卫 影帝之路 未来接收器 最强武神 我的绝色总裁未婚妻(又名:神级龙卫) 极品夫妻 天外寄生 金牌小书童 极品小神医

然而今天却是已经早上七八点钟了王华都还没有起床起初下人还以为是王华昨晚喝多了所以还在睡觉。但等到九点钟的时候还没有起来下人就去看了看这一看就吓了一跳王华惊人就这样走了。

皇宫里面王守仁正在上早朝。

“陛下新学大兴每年有百万学子入学新学然而传统书院私塾的入学人数还不及新学的十分之一。”

“儒家之学乃是治国安邦之学是我朝之国本是我华夏之精华!”

“新学大兴儒门衰弱长此以往的话则本末倒置国本动摇社稷动荡!”

有大臣正在滔滔不绝的讲述新学和旧学的事情新旧之争这已经是大明现在最为重要的事情了。

坐在龙椅上的弘治皇帝听着这个大臣的话眉毛都微微皱起了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大臣说什么国本了说什么本末倒置这样的话了。

现在这个大臣竟然又来提什么国本提什么本末倒置这感觉就好像是回到了20多年前的时候了。

那个时候老旧派的官员还占多数天天讲什么国本祖制江山社稷之类的一个个嘴巴很能说写的文章也是天花乱坠但就是没办法去解决大明最根本的问题天天就知道盯着自己什么要勤俭节约要仁义道德之类的。

此时不仅仅是弘治皇帝在皱眉头王守仁韩文钟藩杨一清这些人也都是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这个大臣这是在火上添油啊新旧学之争本身就已经势同水火了你还在这里添油加醋火上浇油这不是要搞事情嘛。

原本就已经是挺不错的了旧学的人好好读旧学将来考科举当官是清高的读书人新学的人就好好的读新学研究数学机器物理等等制造更强大的机器出来研究科学技术发展工业和科技这不是挺好的嘛。

没必要再去火上浇油而是要让双方都按照原本的轨迹继续走下去。

“臣以为朝廷应该大幅度的扩大科举考试的名额以便让更多的学子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有能够向天子效力为君王尽忠的机会。”

“同时也应该严厉的限制新学的发展和扩展应该将部分的新学学校转为传统私塾的书院用于传播儒门正道而不是旁门左道。”

这个大臣语不惊人死不休提出了两个意见。

一个是要扩大科举考试的名额因为现在的科举考试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

虽然相比起新学来旧学貌似发展的并不大一样但事实上是大明变得赋予强大起来大明人的生活更加富裕了这读旧学的人比起以前来那也是多了很多倍。

读旧学的人更多了然而科举考试的名额始终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和扩大。

以弘治三十三年的科举考试来说前来京城参加会试的人数多达2万多人而名额却是只有500多个这个竞争压力就非常非常大了。

至于乡试的时候各省的情况虽然有所不同但无一例外都是非常的卷竞争压力非常大。

一个省乡试中举的名额往往只有100多个有些人口少的甚至于只有几十个而每个省都有成千上万的秀才参加乡试其中的竞争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想要考上举人再中进士这个概率已经低到让人发指的地步了。

这如果考不上举人中不了进士读旧学的意义就不大了一辈子到老就是一个穷秀才就跟文征明差不多。

新学这边相对就好很多了虽然新学的人数也很多但是新学的人就业非常的广泛会读书的就去读书考大学搞研究不会读书的就去学技术当工人什么的反正大家也都是普通老百姓的孩子读书也是为了学有用的知识将来好找工作什么的。

故而新学的人虽然说不当官什么的但是往往在社会上反而过的都还不错商行工厂船行军队等等都喜欢新学出来的这些人。

因为他们所学的知识和内容都是非常有用的能够适应时代的需求。

这就让旧学的人非常不满了凭什么我们辛辛苦苦的考科举都很难考上想要去做一些其它的事情又都不受欢迎而你们新学读的旁门左道反而是大受欢迎凭什么啊!

当然了这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还是儒家的人感觉到了儒家地位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从一家独大到了现在新旧分庭相抗的局面难道以后儒门会衰弱下去。

很早之前的时候就想着要打压新学重振儒门了只是以前刘晋在大家斗不过刘晋现在刘晋一走儒家的酸臭腐儒们又开始出来折腾了。

不仅仅要振兴儒门而且还要在这朝堂上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将更多的老旧派儒家学子给推上去。

只是这个大臣的建议明显就是前后矛盾一方面是科举考试卷的很要天子扩大科举考试的名额一方面又说要让新学的学校变成儒家的书院更多的人学习传统的儒家学说这不是变相的又增加了科举考试的压力和竞争吗?

此外也不考虑下朝廷需不需要那么多官员的问题这名额增加容易以后要缩减就难了更何况增加名额就意味着要有对应的官职这些他们都没有好好的考虑就站出来乱提策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误嫁妖孽世子 嫡女 死神降临 重生之娇宠小娘子 天生科技狂 神武都市 大明骑龙 穿越扶摇九天 沈家有女 此情荒唐不可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