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 窥灵眼 > 第四十七章 又是预言诗

第四十七章 又是预言诗(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我真不是大魔王 升迁 修仙之女主难为 仙途险途 我为王 豪门第一长媳 重启之命运 修真女重生记 绔少宠妻上瘾 重生之玩转东秦

我回答苏日娜说:“你看落款,范阳康杰,和之前刘伯温那个文成青田类似,或许这就代表邵雍吧?”说完我又看向燕秋,等待她来确认。

燕秋果然点头说:“邵雍生于范阳,也就是今天的河北涿(zhuo)州大邵村,幼年随父亲迁往衡漳,死后宋哲宗赐谥号康杰,所以衡漳现在又叫康杰村。他这个范阳康杰,也是用了地名加自己的谥号。其实这也是我奇怪的地方,谥号都是死后才有的,为什么刘伯温和邵雍都用了谥号落款?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自己为自己占卜,临死留下遗言,自定谥号。”

胖哥好像很懂似的,挺胸说道:“这个好解释,不都说算命的不给自己算么?怕遭报应。这帮人能预测未来几千年,那临死肯定要试着给自己算算命数,或许这个算出来的谥号,能够福泽后人。”

说了半天还是没说到我要问的地方,索性我随便指了一首问燕秋:“你说说,这首诗预言了哪些事?”

我指的是第五首诗,诗文写着:“胡儿骑马走长安,开辟中原海境宽。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汉中看。”

燕秋看了看碑文,认真的解释道:“第一句‘胡儿骑马走长安’,指的是清朝的开国,‘胡儿’就是满清的小孩,‘骑马走长安’可以解释为安稳的经过长城,也可以解释为走向首都。对应当时的历史形式,明朝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小皇帝福临成为大清的开国皇帝,不动干戈轻轻松松建国。第二句‘开辟中原海境宽’,说的是满清入关后,平定中原,征服四夷,把疆域开辟得更加广阔。历史事件也很多,顺治平定李闯王之乱,消灭南明诸王。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台湾归降,征服西藏。乾隆又有十大武力功勋,打了十次大胜仗。”

胖哥一拍大腿:“别说,还真有那么点意思,后面两句呢?”

燕秋继续解释:“‘洪水乍平洪水起’,说的是清朝败于两洪,第一洪是太平天国洪秀全,犹如洪水泛滥,最后被平定了,第二洪就是中华民国第一任副总统黎元洪,用此人代表了中华民国的成立,清朝的灭亡。诗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意思,也是阐述了当时的时局,太平天国中法战争中俄战争英法联军回变之乱拳匪之乱八国联军,一个灾祸连连的历史时期。”

姜漓深吸了一口气说:“真的都能预测到,太神奇了,那最后一句肯定说得是清政府的灭亡,清光,清朝输光了。”

燕秋摸了摸姜漓的头:“‘清光’也可以解释为清光绪年间,说从这时开始没落。‘汉中’汉人聚集的中心地区,说的就是武昌起义导致清朝彻底灭亡。”

燕秋刚说完,没等她多考虑,我又随口问了一句:“那第九首呢?”假装无意,其实是为了挑出重点,绕个弯子还是想知道,第九首为什么会有燕秋的名字。

胖哥埋怨道:“你什么时候开始爱好古诗了?管它啥意思,我们知道是预言就行了呗,我听燕秋讲得都快睡着了,还是赶紧赶路吧。”说完,胖哥瞥了一眼第九首,当他看见碑文的时候,眼睛突然瞪大了,问燕秋:“哎,燕秋,这首诗怎么会有你的名字?”

燕秋给的解释是:“我也不知道,不过看上去跟我没太大关系,这第九首说的是未来的事,按照时间推算,怎么也是二百年之后了,那时候我早进骨灰盒了。”

她轻声念了一遍:“火龙蛰起燕门秋。”想了想又说:“这句的意思八成是说,和平时代度过了很久,战争再次发动,‘火龙’应该是讲大炮什么的武器,‘蛰起’肯定是蛰伏了很久之后,再次兴起。‘燕门秋’或许是时间和地点,时间是秋天,地点详细点就是燕门关,笼统点就是燕地。作者生活在北宋,那时候燕国已经灭亡,燕地说的就是山东辽宁地区。未来的事我们还是不要随意揣测了。”

燕秋的解释倒也说得通,不过我们没一个人是懂的,她要是信口开河我们也看不出来。

我又问了一句:“那你为什么叫燕秋呀?”

燕秋显然脸色不太对,好像是触及了什么伤心往事一样,看着地面回答道:“我爸叫燕国庆,我妈叫陈秋琳,所以我叫燕秋。”说完便独自继续往前走了,留下我们几个在原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胖哥第一个追着燕秋小跑过去,我们几个也跟在后面继续往前走。

听见胖哥小声问燕秋:“妹子,又怎么了?有啥不高兴的跟我说,我是知心大哥哥。”

燕秋苦笑了一下回胖哥:“没什么,父母死得早,好久没祭拜了。”

听她这么说,我突然心里一震,没想到燕秋和我们一样,居然也是无父无母的孩子,本以为她应该是那种富家女,海归派,真想不到光鲜的表面下也隐藏了悲苦的身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末日最终帝国 一品知县 魅帅御都 鬼妻来了 剑道独宰 虫皇主宰 重生成刀 百炼成魔 明末小兵 最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