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 迷墓仙踪 > 第五章 传国玉玺

第五章 传国玉玺(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立道庭 龙舞九天 预备神战士 春华旧梦 光武中兴. 韩娱之超能 修真按摩师 炎魔不死于圣火 玄门妖孽 锦医卫

“传国玉玺”四个字一出现,王少依一行三人都是猛地一惊。

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传国宝”,是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制作玉玺的材料就是当时世人皆知的和氏璧。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是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标志信物。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正值少帝子婴年幼,玉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等到王莽篡位成功,他命工匠用黄金补了缺掉的那个角。至此,当初用和氏璧所做的传国玉玺就成了镶了一角黄金的玉玺。

这块玉玺历经千年浮沉,终于在后唐末帝李从珂自棼的时候,被他带着一起烧成了灰烬,就此毁掉了。再后来出现的传国玉玺就可以说全部都是伪造的了。

这都是他们以前在一些历史书中所看到过的资料,和吴局长说的相差不大。

其实传国玉玺经过这么多朝代的更迭,早已经是分不清楚真假。吴局长和他们说这些,倒并不是在讲那个玉玺,而是在讲玉玺上掉下来的那块玉,世人都在寻找传国玉玺,这块掉下来的玉倒是没有多少人关注。

除了一个人。

接着他讲的就是野史的一些记载了。

据传,帮王莽镶金的那个工匠是现今莆田这一带的人,后来发展起来的莆田“金镶玉”也是从这里引申出来的,当然这是题外话。

就是这个工匠,他在做完镶金玉玺之后,怕王莽加害他,要知道王莽当时干的可是篡位的勾当,于是在某一天夜里他带上他的一家老小,还有那块掉落的和氏璧残玉隐居到深山中,从此无人知道再有他的消息。

吴局长还补充的说道,那本野史的竹简是在东汉皇陵刘秀的墓中发现的,离王莽错位相差不过数年。也就是说这本野史的记载可信度非常高。

他讲述到这里的时候突然停了一下,接着用很是意味深长的语气说道:“那本野史里还提到那个工匠的名字,他姓申。”

申这个名字很少见,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申公豹。不过这两个人相差了将近1500年,应该是关系不大的。

还没等他们消化完,吴局长又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那是在民国,当时军阀混战,老百姓的生活可以说是天天食不果腹,饿殍遍野,易子相食时有发生,为了活命,当时就盛行起了盗墓之风。

在当时,因为皇陵很多都集中在河南洛阳附近,所以大部分盗墓都集中在这一带作业,不过这地方本来就不大,加上人多,一个墓被盗上上百次也不见得有多奇怪。

僧多粥少,自然有人往别处去盗,接下来的事情就发生在河北和山东境内。

那段历史的两个主人公都是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不过那里面有一个人的名字很特别,倒不是当时有多不一样,而是放到他们现在这里显得很扎眼了。

因为他叫申之远。

另外一个人的名字不详,当时他们盗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墓,地点是在燕山以北一带,具体的地方没人知道。

说起来也够戏剧姓的,那个叫申之远盗的墓正是他老祖宗的墓,那个西汉时期姓申的工匠的墓。

接着,那块残玉就出土了。

当然,是非官方的记载,后人只知那块玉通体琉璃状。

吴局长说了这么多,到这里他们三个算是把他话里的意思搞明白了,他的意思大概是是说申无直以前戴的那块玉,极其有可能就是那块玉玺残玉。

而现在,它就在王少依的身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末日最终帝国 一品知县 魅帅御都 鬼妻来了 剑道独宰 虫皇主宰 重生成刀 百炼成魔 明末小兵 最逍遥